《惡魔學校》是一款戰術角色扮演遊戲,講述了一位名叫費耶 (Faye) 的惡魔獵手和她作為黑魔法俱樂部成員聚集在一座奇怪的同名島嶼上的一所排名較差的大學的同伴的故事。
正如費耶和她的一群瘋子到達島上後自己發現的那樣,惡魔學校的學校元素應該持保留態度。他們每週都會接到一項與教育無關的作業,而與大學的奧秘和即將到來的世界末日有關。角色可以“學習”技術來解鎖團隊的可裝備技能,並且每週週末都會進行測驗。除了推進主要故事之外,時間還花在建立關係、追求支線任務以及在城市各地玩迷你游戲上。
戰鬥是遊戲玩法的核心,採用開發商 Necrosoft Games 所描述的“新風格戰術”,從前兩者中汲取靈感。 人格面具 遊戲。每場戰鬥都從你選擇你的團隊開始,選擇進入每個起始位置的角色。有四個空位,Faye 必須始終位於第一個位置。如果戰鬥與個人任務有關,其他角色有時也會被鎖定。
在規劃階段,您可以使用操作點在基於網格的地圖中導航每個角色。遇到敵人就是一種攻擊,不同的角色會運用自己的能力,有時會將敵人推向身後的敵人,或者在敵人經過時拉動並擊暈敵人。
每輪有八個行動點可供使用。角色第一次完成一個動作時,他只使用一個點,而對於後續的每個動作,他都會使用一個額外的點。例如,Faye 的第二個動作需要花費 2 個動作點,而第三個動作需要花費 3 個動作點。點數成本、角色技能以及地圖上相對於敵人的位置之間的平衡使得每次戰鬥發生時都會產生引人入勝的謎題。
在規劃階段有足夠的試錯空間。動作可以倒帶,角色可以按任何順序行動。一旦確定了該輪的動作,行動階段就展開了,所有的零碎動作和攻擊都相互充分協調。它帶來了令人滿意的視覺效果,角色衝破一排排的敵人,激活連擊,並為每名倒下的戰鬥機噴出血泉。任何剩餘的敵人都會在下一輪開始之前執行他們的移動和攻擊。
成功完成的戰鬥將被評為 A、B 或 C,並獎勵相應數量的蛋白石(遊戲內貨幣)、獎杯和等級積分。為了獲得高分,你必須在規定的輪數內殺死一定數量的惡魔,並讓至少一個角色到地圖後面來封印傳送門。如果團隊成員死亡或未能完成回合目標,戰斗等級將會降低。一連串的成功結果固然很好,因為完美主義玩家可以瞄準 A,但執行不完美的戰鬥不會阻止你在遊戲中取得進展。
惡魔學校中戰鬥的數量之多意味著戰鬥有時會變得有點乏味。尤其是在遊戲早期,你只能使用幾個角色和能力,在戰鬥後與相同的惡魔戰鬥感覺就像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幸運的是,在遊戲的最初幾週後,隨著新的敵人類型出現在戰場上以及新的隊友加入俱樂部,戰術的複雜性開始增強。
遊戲開始時,Faye 和 Namako 是僅有的兩個可玩角色,不久之後,Black Magic Club 的前兩個角色 Destin 和 Knutute 也加入其中。到最後,總共可以招募15名角色並用於戰鬥。
您還可以通過選擇他們認可的對話選項、與他們一起唱卡拉 OK、為他們做飯以及追求他們的支線任務來與 Faye 建立關係。人際關係是遊戲的次要焦點,而費伊本人則不敬且以行動為導向。儘管如此,演員陣容還是多種多樣且有趣,足以娛樂。
《惡魔學校》的情節並沒有太嚴肅,儘管牠喜歡可怕的場景。角色對話很大程度上依賴於 90 年代的笑話和技術參考,給所有的血腥和死亡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藝術風格似乎也參考了背景時代,但仍然感覺適合當代遊戲。大部分遊戲玩法都是從等距視角進行,但鏡頭偶爾會平移到關鍵場景的不同角度,展現 2D 和 3D 藝術的混合。
配樂充滿了真正營造氣氛的合成節奏。音效強調了從 UI 導航到角色交互的一切。當時間流逝、新的一天開始時,甚至還有一首時髦的歌曲。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在 Switch 上玩遊戲時沒有遇到任何延遲或問題。每場戰鬥開始前都有一段短暫的加載時間,一般來說並不起眼。
結論
《惡魔學校》非常有趣,並提供了具有挑戰性但又容易上手的戰略景觀。溫和的恐怖元素與輕鬆又略帶傻氣的故事基調很契合,美術風格也很符合90年代末的設定。
總的來說,《惡魔學校》給人的感覺是精心打磨和精心構建的:在遊戲多次延遲之後,這是一個巨大的緩解!



